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目前,面对允许排入环境中的有毒废水标准的不断升高,已经促使许多化工厂重新思考废水的处理方式。特别是难以用常规方法处理的含有酸碱度高、盐浓度高或具有挥发性有毒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问题的焦点。
酚类化合物常用于生产酚基树脂,聚碳酸酯,杀虫剂/除草剂和农业化学品。苯胺类化合物则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如聚胺脂泡沫,染料,橡胶化学品和医药产品的生产。生产和使用苯胺及苯酚类产品的工厂常伴随生产含有高浓度苯胺及苯酚(0.1~10%)的废水。处理该类废水的方法通常分为预处理(如溶剂萃取、缩聚回收、混凝处理及光电催化等)及二级处理二部分(如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处理及生物处理等)达到排放要求。需要运离工厂进行集中分段处理,较为麻烦。而膜分离回收芳香烃系统(MARS)是一项从工业废水中回收苯胺及苯酚类有机化合物的新技术,苯胺及苯酚类化合物的回收率和纯度完全可以满足重复利用的要求,而且废水一次处理,就能达标排放。基本原理如下:
膜萃取又称固定膜界面萃取,它是膜过程和液---液萃取过程相结合的新的分离技术。苯胺及苯酚类分子通过无孔膜被萃取到萃取相。在萃取相,此类物质分子分解为相应的离子态得到富集。对于苯胺类分子采用酸性萃取相,对于苯酚类采用碱性萃取相。处于离子态的苯酚在水中具有无限溶解度,而分子态的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常小于5%。当高度富集的萃取相被中和后,还原成分子态的苯酚的浓度将远远超过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回收到的有机相可以作为原料直接返回到生产系统。MARS采用对有机物具有很高的选择渗透性的无孔型膜材料。分离膜起着将废水和萃取相隔离开的关键作用,从而使两相的酸度可以控制在不同水平。
作为一种新的分离技术,膜萃取过程有其特殊的优势,这主要表现于:
(1)由于不存在液滴的分散和聚合,可以有效地克服萃取过程中因一相分散于另一相造成的溶剂的夹带损失。
(2)萃取相与料液相在膜两侧分别流动而不形成两相直接接触的流动状态。
(3)两相在膜两侧的分别流动,使过程免受“返混”的影响和“液泛”条件的限制。
(4)膜萃取过程可以较好地发挥化工单元操作中的某些优势,提高过程的传质效率。
(5)料液相与萃取相在膜两侧同时存在又可以避免与其相似的支撑液膜操作中膜内溶剂的流失问题。
二、应用范围:
该装置可用于含有高浓度苯胺及苯酚(0.1~10%)的废水的处理及回收利用。
三、生产条件:
实施该项目需要膜萃取反应器、温度控制仪、pH监测仪、污水泵及酸碱泵等。膜萃取反应器材质为钢、塑料等;膜管为硅橡胶膜,配支架随意摆放即可;反应器内插入热电偶、pH电极(以对萃取液的pH值进行在线监控)。目前有配套设备加工协作单位,可以承担设备加工制作安装任务。部分测量仪表由国外相关专业公司提供。
四、成本估算:
污水处理成本0.3~0.5元/吨水(包括能耗、人工费、折旧费)。同时可以回收苯酚(胺),回收收益为0.3~0.5元/吨水。
五、规模与投资:
对处理规模没有限制,废水的苯胺及苯酚含量为0.1~10%
六、市场与效益:
对于苯酚及苯胺,其回收的产品可以重复使用,其经济价值可能不太大,但对于比较贵重的原材料,如氟苯胺来说,起回收的价值就相当可观。但对于苯酚及苯胺来说,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社会和环境效益,苯酚及苯胺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其毒性较大,而且涉及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其排放有严格的规定,所以从废水中消除苯酚及苯胺是势在必行的。与其他的处理过程相比,MARS系统要经济的多。以日处理10m3浓度为5g/L的氟苯胺废水为例,MARS系统每年的净收入为41415美元。